青年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年輕干部成長成才,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黨員干部要增強“八項本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要“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并多次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講授“開班第一課”,鮮明提出年輕干部必須提高“七種能力”,寄予“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殷殷囑托。從“八項本領”到“七種能力”,是黨中央對黨員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劃定的“硬標準”。年輕干部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應堅定不移錘煉“八項本領”、鑄就“七種能力”,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奮力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
把“講政治”作為第一標準,做到心中有黨、信念堅定。黨的年輕干部處于價值理念趨于成熟的關鍵時期,必須把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牢記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把黨的創新理論成果融入頭腦、融入實踐、融入工作,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用實際行動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緊跟核心。
把“顧大局”作為第一要求,做到心中有責、敢于斗爭。年輕干部要牢記“三個務必”,發揚斗爭精神,一切從大局出發、從實際出發,錨定目標加壓推進。清醒認識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準確權衡“時”與“勢”的關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挺身擔當、守土盡責,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爭取團結、謀求合作,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策略問題上創新求變,千方百計達成共贏;善于從復雜矛盾問題中尋找規律,常思風險、常觀大勢、常謀大局,以未雨綢繆、見微知著的戰略預判,科學分析機遇和挑戰、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效防控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學會在危中求機、轉危為機,牢牢掌握斗爭主動權和話語權。
把“聚人心”作為第一要務,做到心中有民、服務群眾。年輕干部要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作為干事創業的根本路線,以“坐在單位思考問題、深入基層尋求答案”的清醒認知,走進一線、走進群眾心里,扎扎實實開展調查研究,獲取第一手資料,親身踐悟國家治理體系和社會治理格局的大邏輯,用“鐵腳板”探索解決難點痛點問題,總結經驗規律方法,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落地;注重了解基層群眾的“急難愁盼”,把反映職工心聲、體現職工意愿、創造職工福祉作為重中之重,找準出發點、著力點和落腳點,用心用情用力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以自身的“辛苦指數”換取廣大群眾的“幸福指數”。
把“守規矩”作為第一信條,做到心中有戒、勤勉務實。年輕干部要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刻領會黨中央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謀遠慮,把清風正氣作為畢生追求,增強自身鑒別力和免疫力,自覺抵御“四風”現象,主動遠離利益圍獵,鍛造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做事、規規矩矩用權的意志品格;堅決遵守黨內紀律規定和廉潔自律底線,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接受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利益觀、權力觀、事業觀,時刻把自己置于群眾監督之下,做到思想永不腐朽、操守永不變質、永葆清廉本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躬身踐行對黨忠誠的莊嚴承諾。
田一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