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心聲:想百姓所想,做百姓所愿,成百姓所不能。
扎根鄉(xiāng)村聽民意,助民致富解難題,噓寒問暖送關愛,腳踏實地謀發(fā)展……2021年11月,彭成房受中國郵政江蘇省分公司委派,被省委組織部選派為建河村第一書記。之后的日子里,建河村便又多了一個忙碌的身影,每天穿梭于田間地頭、農戶庭院、河道溝渠之間。
抓黨建,以責任激發(fā)隊伍活力。為解決村里黨日活動黨員積極性不高且流動黨員管理渙散的問題,彭成房提出了“一點、兩線、三面”黨員管理模式,即通過黨群服務中心集中點學習,線上、線下參與結合,書面、面對面交流的形式,豐富黨日活動的組織形式。一段時間后,村里的黨員教育逐漸走上制度化、規(guī)范化軌道。此外,彭成房還推進建河村與蘇農連鎖黨支部實施2021—2022支部共建計劃,與江蘇郵政開啟2022—2023“村企聯(lián)盟”基地建設,將基層黨組織工作進行外延,通過共建為建河村爭取了各項助農項目及資金價值約100萬元。
促發(fā)展,以擔當助推產業(yè)發(fā)展。“建河村的特色產業(yè)水產養(yǎng)殖和玻璃制品,與江蘇郵政推出的‘惠農項目’非常契合。”彭成房與后方單位聯(lián)系,決定以消費幫扶、訂單生產方式將當地特色產品推薦納入相關企業(yè)采購計劃,同步上線郵樂購電商平臺。銷售渠道有了,可村民擴大生產資金不足的問題又來了。彭成房便通過建湖郵政分公司為當地41戶家庭農場主提供“融資E”助農信貸1135萬,并協(xié)調建湖郵政將建河村打造為信用村,實現(xiàn)整村授信,還利用郵政協(xié)同優(yōu)勢,為恒濟大魚圓等地方特色農產品提供優(yōu)惠寄遞服務,一年多來寄遞特色農產品約3.5萬件。
傳文化,以實干傳播鄉(xiāng)風文明。彭成房在深入了解村志、村史、村情、村貌后,利用后方單位的資源定制《水韻恒濟魅力建河》個性化郵品紀念冊,推動鄉(xiāng)村文化傳播。“如何將建河村這張省級電商示范村的名片做出特色?”帶著這個疑問,彭成房嘗試將建河村的電商中心打造為“黨建學習、文化傳播”的紅色組織陣地、“做美鄉(xiāng)村、做特水產”的宣傳推廣陣地,提出了“帶有形的貨,推無形的美”直播帶貨理念,開展了“第一書記帶您看建河”等直播活動近百場次。如今,建河村已成為全縣首批“黨建網紅”直播試點村,并被評為鹽城市文明村。
辦實事,以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想百姓所想、做百姓所愿、成百姓所不能。”駐村后,彭成房開展走訪慰問活動,了解群眾需求、解決群眾困難。他帶領村“兩委”開展“環(huán)境治理月”活動,對村內公共廁所、污水管網進行清理擴容,新擴建村內垃圾中轉站30平方,并對村內標志性建筑老水塔進行外墻美化,對村莊2000米主干道主線電網進行改造,對村內公共區(qū)域的道路、綠化等設施進行修繕;策劃室外黨建陣地建設及道路亮化工程,整合后方單位工作經費,建成黨建亮化宣傳牌10座,打造“國旗在我心”主題路燈亮化工程近40盞。
惠民生,以專業(yè)推進便民惠農。“建河村每天的快遞量有100件以上,物流公司不愿意投遞到村,即便送來也是隨意投放在村頭的玻璃工坊傳達室,經常會發(fā)生丟件及交通安全事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彭成房向縣交通局、商務局、郵管局及鎮(zhèn)黨委匯報情況,爭取政策及場地支撐,并將打造紅色驛站的思路向省郵政公司匯報。最終,省郵政公司決定推進“打造紅色驛站,推動惠農便民”幫扶項目,為村民提供一個郵件收寄、便民繳費服務場所,同時嵌入式打造“美麗鄉(xiāng)村主題郵局”,對外推廣村集體產業(yè),預計每年為村集體創(chuàng)收將超10萬元。
從中國郵政江蘇省分公司的職業(yè)經理到建河村的“第一書記”,彭成房帶著“人民郵政為人民”的初心使命來到村里,心無旁騖抓工作,一心一意謀發(fā)展,為發(fā)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進鄉(xiāng)村振興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通訊員 王悅 何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