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優質高效完成項目交付是我們最大的承諾。”這是中鐵十局蘇州軌道交通8號線鑊底潭車輛段項目部參建人員發出的錚錚誓言,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施工團隊要在這里上演一場“速度與激情”的較量。
不畏酷暑,重重考驗中迎難而上。“在工地上干活,累是肯定的,工期這么緊,都鉚著一股勁呢!”盛夏酷暑,驕陽似火,梁柱、地板的鋼筋體感溫度達到70攝氏度,這給現場施工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如何在有效組織施工的同時保證工人的身體健康,是擺在現場工程部副部長茍軍福面前的一道難題。經過與施工班組的協調溝通,項目部讓現場施工班組提前作業時間,采取“干兩頭休中間”的措施避開高溫時段作業,并為各作業面送去冷風機、綠豆湯和成箱的礦泉水,在“質安衛士文明實踐站”里配齊防暑降溫藥品供工人使用。解決完了后顧之憂,茍軍福立即組織工人投入到緊張的生產中來,看著施工進度一點一點趕上來了、作業面上的工人多了起來,他終于松了口氣,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晝夜交替,燈火闌珊處奮勇前行。立秋過后,鑊底潭水面上飄來的絲絲涼意,緩解了臨湖作業工人夏季燥熱的情緒,項目部迎來了施工的黃金時節。經過連續多日的奮戰,工人們完成了大板塊的結構梁板混凝土澆筑,日澆筑方量達2000余方,最長連續作業時間近40小時。長時間進行澆筑作業,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凌晨五點,確認完最后一班作業人員離場之后,熬了一宿的安全員丁鵬拖著疲憊的步伐回項目部洗漱休息,此時他的微信運動步數已有三萬多步。這一夜,他來回穿梭于各個施工點位,盯著泵車支腿的架設、機械的操作規范、工人們的工作狀態,確保施工過程萬無一失。“我這份工作不僅關乎項目安全和企業形象,還承載著很多個家庭對工人們的掛念。苦點累點不算啥,我一定要守護好他們!”說話間,丁鵬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凝心聚力,黨建引領促和諧發展。項目部積極開展企地共建活動,與地方保持良好的溝通和聯系。自進場以來,項目黨支部與屬地各部門各單位開展黨建聯建活動20余次、簽署結對協議近10份,并探索與斜塘街道建立“鑊底潭軌交項目綜合保障服務”機制,定期召開交流研討會;與蘇州市城管局攜手共筑發展“同心圓”,榮獲“萬人學法”活動基地稱號;與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機關第一黨支部開展共建活動,為項目部管理人員和作業工人宣講安全知識。此外,因施工區域毗鄰生活區,項目部還成立專項小組就防塵降噪等問題與社區協商解決措施,黨員帶頭深入居民樓開展宣講,利用重要節日契機組織慰問活動、聯誼活動,拉近了項目部與社區、居民之間的距離,為項目的順利推進奠定了情感基礎。
上下一心,真抓實干中溫暖人心。“浴室的花灑頭有幾個壞掉了,可以修一下嗎?”“我們希望能夠在筑友小屋里看看書報。”……工人生活區內,安質部長孫成強主持“合和班組”創建會議,在認真聆聽、耐心回復工人們提出的各種訴求后,又開展了作業標準與安全宣傳,公布了上月排名并對表現優秀的農民工發放現金獎勵。今年下半年,項目部在協作隊伍里開展“合和班組”建設,堅持“兩進三環四管五保”的原則,以“小立法+二次分配”為重點,采取榮譽表彰和資金鼓勵相結合的形式,激發班組成員參與班組建設的積極性。同時,選派經驗豐富的黨員干部及項目管理人員進班組,與班組成員一起學習理論、討論技術,解決班組人員的“急難愁盼”問題,讓他們感受到黨組織的關心關愛和黨員的擔當作為,進而為工程建設匯聚力量。
揚帆風正勁,大干正當時,決勝決戰四季度,中鐵十局蘇州軌道交通8號線鑊底潭車輛段項目部已吹響了沖鋒的號角,“狂飆”的速度與“大干”的激情之間的較量也將在這里持續上演。
通訊員 郭冬冬 黃文 記者 陶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