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公司要發職工工資230萬元。如果這筆錢發了,公司就缺少新項目啟動資金。是先發工資,還是先用于項目開工?這次請大家來進行1次集體協商?!苯眨K鹽濱建設工程公司工會主席張桂芹在集體協商會上說。“我看這個月工資不著急,等到下個月再發,先保證工程資金周轉?!甭毠だ钫聳|綜合其他3名代表的意見表態?!暗?月底,1-2月份2個月工資一分不少發到位?!惫究偨浝肀騺沓兄Z。職工用遲發1個月工資的舉動,支持公司總投資額2800萬元的富康路改造工程項目提前開工。這是濱??h開展“雙維”集體協商的一個縮影。
濱海縣共有小微企業476家,建設工程企業147家。根據調查走訪,有部分企業存在資金短缺等問題。為此,濱海縣總工會于2023年10月出臺《關于開展“雙維”集體協商的指導意見》,引導職工樹立鍋里有碗里才有,企業好職工才好的命運共同體理念,把握既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又維護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集體協商總基調,以集體協商,化解企業發展的難處,促進職工與企業雙贏。
“應對企業的實際困難,從4個方面開展‘雙維’集體協商”。據濱??h總工會副主席徐立才介紹,企業遇到重大投入資金不足時,可延期1個月發放工資;對部分微利企業,適當下調計件定額;因資金鏈斷裂而停產的,本著自愿的原則,采用集資分紅或擔保貸款,幫助恢復生產;對少數困難企業職工的獎金福利,以掛賬形式,待經濟好轉時補發。力求促發展,保崗位,增收入。
“去年11月,公司因缺少周轉資金停產,56名職工下崗?!睘I海縣宏拓閥門制造公司總經理劉訓勤說,在這節骨眼上,工會主席李標組織1次“大家齊心合力,化解資金困難”的專題集體協商,經過職工方和行政方反復討論,形成一致意見,幫助公司融資保生產。46名職工每人主動集資1萬元,11名有擔保能力的職工為公司擔保貸款,共籌集資150萬元,助力公司恢復生產,使下崗的56人正常上班,不僅保住了就業崗位,而且每個職工月工資達6000多元。
據了解,濱??h開展“雙維”集體協商以來,共幫助停產企業融資1680余萬元,使142家企業化解了經濟危機,126家小微企業下浮17項計件報酬定額,為企業讓利480多萬元,職工加班完成訂單5600多萬元,營銷壓積產品4270萬元,企業補發延期工資3700萬元,確保不拖工資,企業雖然有困難,但仍發獎金福利460多萬元,使職工幸福感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