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床出現狀況,后果很危險。我們立即啟動了集體協商應急程序,避免了一場事故。這也是自今年新出臺的《江蘇省集體協商條例》施行以來,我們首次啟動應急協商。”回想起前些天發生的事,江蘇徐州新沂市元祥精密機電新沂有限公司工會主席陳宗泗仍然心有余悸。
元祥精密機電新沂有限公司是一家臺商獨資企業,主營船用配套設備及零部件、船舶用燈具等,現有職工100余人,公司年產值5000萬元左右。11月2日,公司工會在進行日常生產安全例行檢查時發現,機加工正在運轉的CB6132車床由于使用時間過長,導致卡盤在使用中產生松動,可能引起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
“我們在了解情況后認為應該啟動集體協商應急程序,保障職工生產安全。”新沂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沈士才說。
在市總的指導下,按照這一思路,陳宗泗帶隊再次深入現場,經勘察論證后確認卡盤松動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卡盤松動會導致夾持力不足,工件在加工過程中產生振動,影響加工精度;工件不穩定,就需要頻繁調整和修復,勢必降低加工效率;卡盤松動還可能導致工件飛出,損壞機床設備,甚至危及操作人員生命安全。
為此,陳宗泗向公司建議立即啟動集體協商應急程序,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生產廠長、一線操作工、財務人員成立協商小組,對該隱患進行集體協商討論,并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立即停止涉及隱患設備的生產活動,并安排安全員負責監督執行;對隱患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維修,確保設備安全運行;完善現場安全管理制度,加強職工安全培訓和教育,提高職工安全意識;邀請專業機構進行整改后安全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采取相應跟進措施。
這次工會主導、24小時內啟動的應急協商,成功消除了重大事故隱患,保障了職工的生命安全,避免了企業的財產損失。
“這次應急協商,工友們很滿意,都說工會做得好。安安全全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是我們最大的心愿。”老職工馬繼月的一席話,說出了職工的心聲。
據悉,新出臺的《江蘇省集體協商條例》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特別創設了3種協商程序,即普通程序、簡易程序和應急程序,方便企業開展應急、應事、一事一議等靈活協商化解勞動關系矛盾。“從實踐來看,應急程序啟動快、效果好,非常實用高效,我們將向企業廣泛推廣應用。”沈士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