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職工預約,工會配送的‘預約配送’模式,服務職工做到精準。”濱海縣總工會副主席李紅旗說,今年1—9月,全縣共線上線下培訓職工1.65多萬人次,推介就業4865人次,幫扶困難職工2347人次,建立小微企業工會86家,吸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1764人,解決欠薪1800余萬元,有效地突破了小微企業建會建家的“弱”點,解決了建設工程領域欠薪的“痛”點,消除了健康職工服務的“盲”點,滿足了豐富文化生活的“盼”點。
窗口預約,送會送家,突破“弱”點。8月上旬,濱海縣總工會對全縣小微企業建會入會情況進行專項調查,發現有151家小微企業存在建會建家困難。為此,在職工服務大廳設立小微企業建會建家預約窗口,明確一名副主席和一名部長在窗口受理預約登記,根據職工的訴求,區別不同情況,制定配送方案。截至9月底,共接受預約登記47人次,分別對76家小微企業上門指導建會和提供資金幫扶186萬多元。縣衡鼎科技有限公司職工在窗口預約建立工會和職工之家。縣總委派基層工作部部長程華現場指導建會,并扶持10萬元建立職工之家,不僅使130名職工全部入會,而且享受職工之家的溫暖。
設點預約,送法送調,解決“痛”點。針對少數工程建設領域存在的欠薪問題,濱海縣總工會在全縣15個鎮(區、街道),26個建設工地設立欠薪投訴點,按照職工的預約投訴情況,聯手縣人社局、住建局等職能單位,逐一深入到被投訴企業,一方面進行普法宣傳,另一方面幫助調解欠薪糾紛,及時化解職工“痛”點。縣某建設工程企業欠薪48萬多元,經過縣總工會和住建局、人社局開展行之有效的工作,終于在5日內全部歸還了欠薪。
上門預約,送檢送醫,消除“盲”點。濱海縣總工會聯合衛健委打造企業職工健康“15分鐘服務圈”,明確一家醫院對接一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上門預約職工的就醫事項,體檢、治病、會診、轉診等均在15分鐘內辦結,消除職工健康服務的“盲”點。呂巷汽車零部件公司有不少一線職工整天忙于上班,顧不上考慮身體健康問題。根據預約,縣人民醫院派出了3輛流動體檢車,利用5天時間,分別對536名職工進行一次體檢,按照一人一檔建立檔案,并對43名亞健康職工落實治療方案。“在這次體檢時,我被查出了患有腦梗,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醫務人員及時幫助辦理住院手續,公司免費為我治療,使我很快康復。”職工李愛華說。
網絡預約,送藝送書,滿足職工“盼”點。濱海縣總工會利用網絡平臺,認真做好電話、短信、微信等預約登記工作。到9月底,全縣網上預約478人次,對職工網上預約的需求,及時辦理到位。濱淮農場離縣城較遠,文化生活不夠豐富,職工在網上預約,提供送戲服務。縣總工會到農場進行專場文藝演出,受到職工歡迎。縣工業園區某企業職工書屋里書籍沒有更新,又不適用,職工發短信要求充實新書。縣總工會立即送去1000冊新書,增強了職工書屋對職工的吸引力。